尿胆原是由肝脏产生并经由胆道排出肠腔内的胆红素,经肠道细菌的还原作用而形成的。生成的尿胆原,一部分经粪便排出;另一部分被吸收入血,其中少部分经尿排出体外,故正常人尿中应含有少量尿胆原。
如果胆红素排出受阻,则尿胆原的形成、吸收也减少,因而从肾排泄的尿胆原亦少。这便是阻塞性黄疸时,尿胆原往往呈阴性反应的原因。
溶血性黄疸或其它溶血性疾病时,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胆红素及尿胆原亦多,过多的尿胆原经肾排出,尿中尿胆原增多,可呈强阳性。
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败血症等,由于肝功能障碍,对于从肠内吸收的正常量的尿胆原无法将其利用和重新经胆道排出,故尿中尿胆原亦增加。
尿胆原定性试验是鉴别阻塞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高热、心功能不全、便秘等也可使尿胆原轻度升高。
(实习编辑:邝丽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