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抗体即抗结核抗体,是指针对结核菌素和其他相关抗原成分而产生的IgG类自身抗体。如果进行抗结核抗体检测发现结果为阳性,则说明体内存在抗结核感染。
抗结核抗体的出现时间比细胞免疫反应早数天至数周,在机体受到结核杆菌侵袭后1小时左右即可产生,通常可持续多年或终生。其主要作用是提示既往感染和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如强阳性者可作为确诊依据,弱阳性的患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临床上常用于辅助诊断肺结核的方法还有PPD试验、TST试验以及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其中PPD试验和TST试验属于体液免疫反应,通过观察注射部位硬结直径大小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若硬结直径不足5mm则为阴性,若大于5mm则为阳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区分活动性和潜伏结核感染,也不能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鉴别。因此还需要完善其他检查以排除上述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维B6片等药物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