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怀疑存在心肌梗死,需要到医院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对于急性心梗而言,通常要进行血液学方面的检查、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而对于慢性心梗而言,则主要需进行病史及症状方面的询问。
一、急性心梗
1.血液学方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生化指标检测,如血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2.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查:在发病数小时内做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紊乱,在出现典型变化时可做出初步诊断。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有助于确诊心梗,比如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MB分别为最早期出现在血清中的标志物和高峰时间较短的标志物,其明显增高对心梗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3.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显像、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检查等,其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判断心梗范围及其病因。
二、慢性心梗
慢性心梗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胸痛发作,因此容易被忽略,此时医生会详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来帮助诊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