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病名
相关标签:皮肤病皮肤科皮肤病
  • 手足部疔疮 2007-9-6中医

    手足部疗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由于发病部位、形态及预后不同,而有多种病名。生于指头顶端者,叫蛇头疔;生于指甲周围者,叫沿爪疗;发于指甲旁的,叫蛇眼疔:生于甲后者,叫蛇背疗;生于手指螺纹的,叫螺疗;生于手指骨节间的,叫蛀节疔;一指通肿者,叫泥鳅疔;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者,叫鱼肚疔或蛇腹疔;生于手掌中心者,叫托盘疔;生在足掌中心者,叫足底疗。临床较为常见的有蛇眼疗、蛇头疔、蛇腹疔、托盘...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辨病与辨证 2007-9-5中医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迥异,治法也不相同,故在辨病基础上尚需辨证。(#画中画广告#) 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辨病的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与相...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诊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其他类 2007-9-5中医

    风。风为百病之长,故外科以风命名的疾病很多,病种广泛,包括疮疡、皮肤、口腔、肛门等疾病。如破伤风、骨槽风(下颌骨骨髓炎)、麻风、白癜风、鹅掌风(手癣)、喉风(喉头水肿)、唇风(剥脱性唇炎)、肠风(便血、肛旁脓肿)等。这些以风取名的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发病多与风邪有关,多为起病较急、发展较快的急性疾患。(#画中画广告#) 毒外科以毒来取名的疾病很多,病种庞杂,不能代表某一种性质的疾病。如委中毒(胭窝部...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肛门病类 2007-9-5中医

    痔痔有峙突的意思,凡肛门和耳、鼻孔窍等处,有小肉突起者,皆谓之痔。《医学纲目》说:“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在人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生于肛门边。”生于鼻腔内的称鼻痔(鼻息肉),生于耳道内的称耳痔(耳道息肉),生于肛门齿线上的称内痔。此外,尚有以病变形态而命名的,如葡萄痔(属血栓外痔一类)、珊瑚痔、樱桃痔(属直肠息肉一类)等。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较为多见,故归属在肛门病类。(#画中画广...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中医外科疾病命名与分类释义 2007-9-5中医

    历代中医外科著作颇多,各家所载外科疾病的病名,由于地区不同,方言各异,致使病名不统一,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而有几个病名,有时一个病名又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外科疾病名目虽然繁多,但从它的命名依据来看,一般是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是否传染等命名,有一定规律可循。(#画中画广告#) 以部位命名者,如颈痈、脐痈、颧疗、乳痈、背疽、...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成熟 2007-9-5中医

    中医外科到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明·薛己著的《外科枢要》,记载了有关外科病的理论、经验、方药,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在序中指出:“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并创制玉真散治疗破伤风。其他还有王肯堂韵《疡科准绳》、申斗垣的《...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形成 2007-9-5中医

    中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是在汉朝。那时已有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其中《灵枢·痈疽》所载外科病名虽只有17种,但对痈疽的病因病机已有一定的认识,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写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写,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白血病 2007-9-5中医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在质和量方面有异常增生。(#画中画广告#)白血病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1986-1988年调查资料表明男性发病率(2.98/10万)略高于女性(2....

    查看全文>> 标签:癌症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癌症中医
  • 颤震 2007-9-5中医

    颤震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代亦称.“颤振”或“振掉”。(#画中画广告#)本病老年人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呈进行性加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颤震病人也在增多,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效果。《内经》称本病为“掉”、“振掉”,《素问·五常政大论》描述了其临床表现,如“其病动摇”、“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素...

    查看全文>> 标签:颤震经络肢体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痹病 2007-9-5中医

    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画中画广告#)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

    查看全文>> 标签:痹病经络肢体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