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持续2周以上称为长期发热。小儿长期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即感染、结缔组织病和肿瘤。
对长期发热的患儿怎样判断发热原因,怎样才能明确诊断呢?
在临床上,除了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分析、判断外,有关的化验检查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诊断依据。
感染是小儿长期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对疑似感染的发热,一定要注意寻找病原体。血培养是小儿长期高热的一项基本检查,对小儿感染性发热的诊断、致病菌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培养最好在患儿恶寒、高热时采血,这样可以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如果一次血培养阴性,不能否认败血症或菌血症的可能性。对呼吸道感染要做咽分泌物培养和痰培养。对怀疑泌尿系感染要做中段尿培养。对这些细菌培养都应该反复多次进行,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感染情况。
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特点是器官受累广泛,临床症状多样,在发病初期一般都有发热,而其他典型的症状出现较晚,化验检查一般应先查简单项目,如周围血象、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待其他临床特征出现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小儿肿瘤是否发热取决于肿瘤的性质、部位、范围和浸润情况。对怀疑肿瘤所致的发热,应该先检查血常规,一般恶性肿瘤常见贫血,白血病时末稍血中可发现幼稚细胞。肿瘤患者血沉常增快,白蛋白多减少。对怀疑白血病、何杰金氏病、淋巴肉瘤的患儿,要及时做骨髓穿刺检查。此外,不同种类的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对诊断均有助益。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深度体检服务是慈铭体检集团在大众单一体检模式上的一大突破,也是体检机构中首创的量身定制高端体检服务。
擅长领域:肝胆胰疾病的诊断治疗,药物性、酒精性肝病,急慢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与肝硬化腹水,肝肿瘤,胆囊炎,胰腺疾病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硕士 一九九一年大学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25年,擅长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生长发育偏离的诊治、高危儿的评估和干预以及功能性便秘的防治,如微营养素缺乏、佝偻病、小儿厌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神经发育监测等,主持市区级科研3项,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擅长领域:胸外科疾病,如肺癌、食管癌、胸腺癌、冠心病等的诊断及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