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老人家心理也应定期检查

2009-06-09 07:5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年龄一天天变老,身体各个器官的衰退越来越明显,但你是否发现,随着老年的到来,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呢?老年人实际也是很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人群。近日天津市一项调查表明,天津市的老年期精神障碍(不包括轻型的神经症)的患病率已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除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痴呆症外,各类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已达3%以上。<br>

  随着年龄一天天变老,身体各个器官的衰退越来越明显,但你是否发现,随着老年的到来,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呢?老年人实际也是很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人群。近日天津市一项调查表明,天津市的老年期精神障碍(不包括轻型的神经症)的患病率已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除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痴呆症外,各类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已达3%以上。

  然而在许多人并不能把老年人心理疾病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而往往视为心情不好,或者躯体疾病等,老年人自己也缺乏这类意识,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学义教授指出,老年人在注重定期的身体检查的同时,也应当时常给心灵做次“体检”。

  老人心理六大敌人

  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炼,老年人的心理应该比年轻人更成熟,更能经受考验才对,而且,退休后的生活风平浪静,不像年轻人那样需要面临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老年人反而更加脆弱呢?王学义指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威胁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过程,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死亡似乎总是件很遥远的事情,而老年人则不同,迟暮之年,与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对死亡的畏惧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目睹身边的人去世,给老年人带来的心理刺激更加强烈,使得许多老年人陷入恐惧情绪中无法自拔,疑神疑鬼,“没病找病”,久而久之,郁结于心成为心理问题。

  ·角改变

  从壮年到老年,是生活的重要转折,身体状况是如此,社会角色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角色的改变带来的心理落差,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特别是退休,许多老年人在工作时尽管劳累,却神采奕奕,而一旦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却反而没了精神:觉得自己“无用”,特别是与以前的状态对比感觉不是滋味,心情抑郁。

  ·孤独处境

  孤独感是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的心理会变得有些像孩子,格外敏感,依赖性特别强,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而现代社会的现实,是年轻子女忙于工作,往往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这种状态下,老年人很容易感到孤独,并由孤独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独居、丧偶的老人,这一现象特别明显。

  ·子女问题

  许多老年人为子女操劳一辈子,退了休仍不能放下心来。子女虽已长大成家,却总把他们当孩子,担心他们不会这个不会那个。年轻一代的许多观念,老人往往不能理解,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心,导致焦虑,或者失眠等。

  ·病痛折磨

  不可忽视的还有躯体方面的病痛。老年人难免患上一些病症,而且以慢性病居多,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使心情烦躁易怒,敏感多疑,而久久看不到治愈的希望也会让一些老年人丧失生活的希望。

  ·内向个性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说人到老年就一定会发生心理问题。王学义教授指出,心理障碍的发生与个人的性格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个性开朗的老人往往比较容易渡过这类难关,而个性内向者在步入老年后,失去了社会工作的支持,以往的心理问题会表现出来,现实的处境也会诱发新的问题。

  老人主要心理问题

  王学义教授介绍,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最主要的是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以及老年痴呆症几种。有关老年痴呆症的防治本报已于9月21日20版《勤动手脑拖住衰老的脚步》做过详细的报道,这里我们将就其他老年心理问题为您做一些介绍。

  ·抑郁症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整天心事重重,容易自责自卑,烦恼易怒,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以致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还有可能表现为头痛、失眠、早醒、食欲下降等症状。独处、比较内向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特别容易患上抑郁症。

  ·焦虑症

  对许多事情表现出过分的担心,比如担心儿孙生活如何如何,担心自己身体会怎么样,对死亡特别恐惧,整日惴惴不安,心情烦躁,有的也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

  老年人失眠的问题特别普遍,经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睡眠表浅,到了白天却反而思睡、疲乏、头晕脑胀,但往往被简单视为老年人觉少而不加重视。老年期抑郁、焦虑等都可能导致老年人长期失眠,久而久之,会对身心健康都造成不良影响。

  心理也应定期检查

  由于长期以来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缺乏认识,老年人因心理障碍前去就诊的非常少。据调查,我国约1/3的抑郁症病人未能被识别。而许多老年人有了心理问题,往往羞于就医,隐忍不言,或只当作单纯的心情不好或者躯体疾病,缺乏主动去看心理门诊的意识,家人也并不把这些当回事,使问题拖延变得更加严重。

  健康有身心健康两方面的内涵,心理健康也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标准,心理障碍拖延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甚至自杀的行为。老年人也是自杀的高危群体,而导致自杀的原因中,抑郁症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

  而心理障碍还不仅仅是心理的问题。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代谢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导致一些躯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常见病,都与情绪不稳定、心情长期抑郁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失眠更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患者来说,情绪低落,灰心绝望的心理状态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王学义教授提醒,老年人及家属都应提高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发现老年人有言语、行为方面的异常,比如情绪长期低落、焦躁不安,反应迟钝,性格改变(如敏感易怒),经常失眠,或者经常头晕、头疼、胸闷、心慌却查不出器质性疾病的,应考虑看看心理医生,向专业人士求助。老年人做做心理的“体检”也非常重要。许多老人很注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其实心理学检查也不能忽视,定期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的“体检”,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心理疾患。

  日常注重心理保健

  老年人除了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检查外,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心理的保健,王学义教授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放宽心态

  人到老年,心平气和最重要。一切不必过于斤斤计较,特别是在退休后,应看到晚年自有晚年的快乐,千万不要事事都拿来和壮年时对比,看到周围有人去世时,不要往自己身上联想,心胸宽广才能健康长寿。对后代也是如此,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的要适当放手。

  ·融入社会

  与社会脱节会使人感到寂寞。退休后,老年人要想及时调整心态适应,进行“再社会化”,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走出家门与“老伙伴”们聊聊天,或者进行一些愉悦身心的集体活动,以新的方式重新融入社会。这样可以减轻孤独感,放松心情,在活动中也可以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充满信心地生活。

  ·调养身体

  身体的调养对心理保健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老年人学一些养生知识,饮食注重营养,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有病应及时治疗,但不要太把疾病放在心上,时时提心掉胆。有些心理问题可能是由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高血压、脑梗塞等,那么首先就应当积极治疗这些相关的疾病

  ·家人支持

  王学义教授指出,对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子女不要只注意在物质上满足老人,老人的精神生活也应得到关注。多陪伴父母,和他们谈谈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适时地给予关心与安慰。

(实习编辑:吴洁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