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泌尿外科教授等经过十余年探索,在尿液中发现一种与膀胱癌密切相关的特殊蛋白,只需一次尿液检查,就能根据尿液中特殊蛋白的浓度诊断膀胱癌,并判断癌症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检查方法已在浙大附一院开始应用。
膀胱镜、CT等检查是以往诊断膀胱癌最常用方法,采用尿液诊断膀胱癌,具有安全简便、无痛苦等优点。据介绍,该课题组历时15年,完成“细胞外基质糖蛋白的表达对膀胱癌预后影响的研究”课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测定尿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等含量和分布可判断膀胱癌浸润程度及治疗效果;首次证实在卡介苗中创造性地加入了一种药物,能增强卡介苗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减少抗癌药物剂量及毒副作用。该项研究有关论文多次在国际泌尿外科学会议上得到专家认可,并发表在《国际泌尿外科杂志》上。一年来,浙大附一院通过对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尿液检查对照,结果表明准确率达85%。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硕士 一九九一年大学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25年,擅长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生长发育偏离的诊治、高危儿的评估和干预以及功能性便秘的防治,如微营养素缺乏、佝偻病、小儿厌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神经发育监测等,主持市区级科研3项,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擅长领域: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胃癌、肝炎后肝硬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擅长领域:结膜病、角膜病、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慢性咽喉炎、中耳炎、副鼻窦炎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