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一)诊断标准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期低于100g/L,可诊断为贫血。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一般定为: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5×1012/L及红细胞比容<0.42;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4.0×1012/L,红细胞比容<0.37。
妊娠中后期因血浆量增加,血液发生生理性稀释,医学 教育网原创故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定为: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比容<0.30。
(二)临床表现
贫血的病理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器官供氧不足,需氧量大的器官功能异常表现明显。
运动系统:乏力。
循环系统:心跳、气短,心率加快、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等,严重者可心脏扩大,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贫血的症状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发生速率、主要脏器的原有功能状况及机体的代偿能力有密切关系。
(实习编辑:吴洁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对救治抢救心肌梗塞、心原性休克、心律失常、肺性脑病、中毒性休克、高血压脑病、脑出血、...
擅长领域: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硕士 一九九一年大学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25年,擅长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生长发育偏离的诊治、高危儿的评估和干预以及功能性便秘的防治,如微营养素缺乏、佝偻病、小儿厌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神经发育监测等,主持市区级科研3项,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