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体检项目及各项意义 (2)

2009-10-07 07:5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白带是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其形成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一般的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几个检测项目:pH值、阴道清洁度、霉菌与滴虫、胺试验、线索细胞。<br><br>
白带常规

  临床意义   白带是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其形成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一般的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几个检测项目:pH值、阴道清洁度、霉菌与滴虫、胺试验、线索细胞。

  视力

  临床意义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在无需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因而可看清远处的物体;经过调节的眼,只要物体的距离不小于近点的距离,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被看清,此称为正视眼。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安静未调节的眼的视网膜上成像,则称为非正视眼,其中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眼。有些眼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但由于水晶体的弹性减弱或丧失,看远物时的调节能力减弱,此称为老视。

  辨色

  临床意义   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颜色的不同,主要是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在人脑引起的主观印象。人眼一般可在光谱上区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每种颜色都与一定波长的光线相对应;但仔细的检查可以发现,单是人眼在光谱可区分的色泽实际不下150种,说明在可见光谱的范围内波长长度只要有3-5nm的增减,就可被视觉系统分辨为不同的颜色。

  白细胞计数(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分率(MONO%)   3.0~8.0 %

  临床意义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   50~70 %

  临床意义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细胞百分率(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嗜碱性细胞百分率(BASO%)   0.0~2.0 %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嗜碱性细胞绝对值(BASO)  0.0~0.1 ×109/L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红细胞计数(RBC)  3.5~5.6 ×1012/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GB)  110~160 g/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红细胞比积(HCT)  0.32~0.53

  临床意义   增加: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由于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 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110 fl

  临床意义   增大:为大细胞性贫血减少: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6~35 pg

  临床意义   增高: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10~370 g/L

  临床意义   增高: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11.0~14.1 %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是否有营养缺乏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  37.0~54.0 fl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是否有营养缺乏性贫血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 ×109/L

  临床意义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9~17 fl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9.0~13.0 g/L

  临床意义   增大: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脾功能亢进,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栓性疾病等。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  13.0~43.0 %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巨血小板血症患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数目少,体积增大者原发性血小板增高症患者可出现巨型血小板增高。

  尿胆原

  临床意义   增高: 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降低: 胆管阻塞,急性肝炎,腹泻

  胆红素

  临床意义   阳性: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