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注意事项
  • 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

    2009-12-15
  • 血液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

    在医疗工作中,医疗工作者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物质。为了自己及患者的健康,减少医源性感染,“安全第一”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众所周知,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在内的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因此,血液学

    2009-12-15
  • CK-MB测试结果高于总CK的值的原因

    目前常用的检测CKMB的方法是免疫抑制法,出现CKMB>CK的情况就是由这种方法的检测原理造成的。在人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基础上的。即是用抗体抑制M亚基,所以CKMM会失去活

    2009-12-14
  • 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

    1.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暂时的变化是血清非酯化脂肪酸迅速下降,继而上升;丙酮酸、乳酸亦接着升高,后者可高达300%(3倍)。由于呼吸急促,可使Pco2下降,而PH值升高。持续较长时间的变化,是由于肌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AST、LDH、ALP的升高,CK的峰值在11小时后,可达运动前的1倍,持续60小时后才恢复到原水平。运动对RBC、WBC、Hb测定明显影响,可造成假性升高。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与个体平时有无体育锻炼及有无疾病有

    2009-12-14
  • 检验科如何与临床“对话”

    随着当代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疾病的精确诊断正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和影像学技术。然而从医院检验科出具的化验单也正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不光是患者感到迷惑,就是临床医生,也常常不明其义,或得到错误

    2009-12-14
  • 尿液检查可以诊断膀胱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泌尿外科教授等经过十余年探索,在尿液中发现一种与膀胱癌密切相关的特殊蛋白,只需一次尿液检

    2009-12-13
  • 哪些检验可帮助诊断流感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

    2009-12-13
  • 腰腿痛应做哪些化验

    血沉:是红细胞沉降率的简称,英文缩写为ESR。参考值:成人男性为1~10毫米/小时,女性为0~16毫米/小时。注意,这并非指每小时沉降多少,而是指到1小时未沉降多少。引起血沉值加快的常见腰腿痛疾病有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类风湿

    2009-12-08
  • 验血时为什么都要戳无名指?

    到医院看病,恐怕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就是血常规化验。不知你在经历采血化验的过程中可曾想过,血常规化验时采血为何多选手指部位?又为何多

    2009-12-07
  • 不同年龄段女性体检注意事项

    女性一生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殖系统的变化最为显著。女性生殖系统的变化与其他系统的功能息息相关,互相影响,针对不同的生理阶段,体检内容各有侧重:

    2009-12-02
  • 女人体检注意六事项

    体检日期女性需避开月经期,因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防癌检查是女性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月经期无法实施该项检查,且经期女性留取的尿标本会影响尿常规检查。另外,部分女性在经期前往往会出现乳房肿痛并伴有大小不同的肿块,这样会

    2009-12-02
  • 高校体检标准渐行渐变

    身为今年高考大军中的一员,季荣(化名)认为自己一定会考上大学。尽管脸上长着一个看起来不太美观的良性血管瘤,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障碍。

    2009-11-26
  • 了解乳房活组织病理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指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的方法,简称活检。这是迄今为止一种应用最广泛、结果最可靠的方法。在发现乳房病变后,经其他方法检查仍不能明确

    2009-11-26
  • 40岁男人体检要加气管镜

    我国人口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国内的首要死因,而肺癌又在恶性肿瘤中居首。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已高达61.4/10万,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高发国。

    2009-11-26
  • 胃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中注意

    后颈部垫高,头向后仰,增大吞咽部的角度,利于胃管插入。

    2009-11-25
1怎样可以防止肝功能异常
2怎样预防慢性肝功能衰竭
3怎样可以防止肝功能异常
4怎样防护肝病的方法
5怎样预防慢性肝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