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注意事项
  • 健康身体要走出八个体检误区

    有的人往往身体不错,能睡能吃,从来没有觉得不舒服,于是不主动检查,或者干脆就不去体检。这样做对自己是十分不负责任的。

    2010-10-31
  • 胰岛功能是否好检验单看两项

    一旦得了糖尿病,人们都知道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用药。然而,在采取了各种科学的血糖控制措施后,部分糖尿病人却发现血糖仍难以控制。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糖尿病人中并不少见,其原因主要是在进行高血糖控制的同时忽视了胰岛功能保护这一关键环节。

    2010-10-24
  • 尿糖检查阳性未必是糖尿病

    “家族性肾性糖尿”多呈良性经过,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本病预后良好,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因有少数肾性糖尿者日后会转为真正的糖尿病,故对肾性糖尿者要随访观察。当我将这番话告诉他们时,爷儿俩如释重负,次日便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程。

    2010-10-24
  • 体检前注意事项:忌剧烈运动

    运动一般分两类:一是静态运动,持续时间不长,但具有高强度的动作,如举重、扔球等,它只要利用肌肉内储的能量即可进行;另一类是动态运动,持续时间长,动作强度不是很大,如长跑、游泳、骑自行车,人体必须产生大量热量才能予以维持。因此,运动量大小对检查项目有一定的影响。

    2010-09-27
  • 日常体检中的四大认识误区

    许多人在选择体检项目时,往往对五脏六腑很关心,认为这才是关乎性命的重点,对五官科检查等却不重视。专家指出,五脏等重要器官固然要仔细检查,一些五官科检查或是普通尿检等看起来好像是小检查,但是对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0-09-09
  • 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一些事情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在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血脂检查是诊断是高脂血症的主要诊断依据。该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0-08-06
  • 注意!健康体检需远离四大误区

    作为一种健康投资,体检的重要性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体检,人们在认识上还有很多误区。那么健康体检需要远离哪些误区呢?

    2010-08-03
  • 体检采血前的注意事项

    体检的第一项内容往往就是采血,一般都要求体检者空腹,而最佳的采血时间在早上8点到9点之间,最迟不宜超过9点半。因为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虽然体检者仍保持空腹,但也容易使血糖值失真。

    2010-07-30
  • 警惕!五大体检误区

    作为一种健康投资,体检的重要性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体检人们在认识上还有很多误区。如果你患下了疾病,将这些以往的体检报告提供给您的主治医师,还能给他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个参考。

    2010-07-29
  • 体检要在上午空腹进行

    人的血压及化验指标在一天24小时之内会随着人的活动和饮食等因素变化,特别是饭后2小时内血糖会升高,胆囊要收缩,活动后肠气亦会增多而影响胰脏肾脏等显影。

    2010-07-26
  • 滥用乙肝体检作弊药可能致命

    最近,一些网站“贴吧”或论坛中,流传着一种针对乙肝患者的所谓“体检作弊药”,声称按要求服用之后,能让乙肝病毒暂时休眠,减弱病毒新陈代谢水平,从而在体检中无法查出,在短时间内使乙肝五项指标全部转阴,以方便患者求职或升学。

    2010-07-19
  • 掏掏耳朵 能知“癌”事

    有空掏掏耳朵,瞧瞧自己耳朵里耳垢的样子,是湿润的还是灰色干燥的屑屑。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耳屎,里头可是暗藏玄机呢!研究者最近发现了与耳垢相关的基因,并且发现这些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的患病率有着某种关联。

    2010-07-13
  • 牢记健康体检“八项注意”

    有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到体检,往往担心会查出这样那样的疾病,从而对工作、家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体检时躲躲闪闪,不愿检查。这样只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

    2010-07-13
  • 你的指甲暗示“亚健康”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基本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健康危机;而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等的变化,则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病变。所以,学会观察指甲,就是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健康自测方法。

    2010-07-13
  • 7种“疼痛”需立刻就医!

    精神病医生托马斯·瓦斯医学博士说,各种身体疼痛在抑郁症患者中都很常见。有时候是头疼,有时候是四肢疼痛,还有时候是综合性的。“但千万不要静静忍受,因为也许此时大脑生理结构已经发生了病变。”

    2010-07-05
1怎样可以防止肝功能异常
2怎样预防慢性肝功能衰竭
3怎样防护肝病的方法
4怎样预防慢性肝功能衰竭
5怎样可以防止肝功能异常